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陈东之经说

陈东之经说

一卷。清陈潮撰。潮字东之,江苏泰兴人,道光辛卯顺天举人,居京师,与大兴徐松相好,客居其家,卒年仅三十五岁。友人杨亮辑其遗稿,编成此书。计《周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毛诗》、《春秋》跋各一篇,杂记三十四则,附《金山泉悔堂记》一篇。当时常州二庄之学正盛行,人们都非斥古文经,所以陈氏亦不免沾此风气。其《尚书跋》称:“逸篇十六,既无训解,并不列其经文。疑马、郑古文即取夏侯等经,采掇古文异字而为之说,本非安国所传。近儒专据马、郑以阐古文,未为知言。”按陈氏不径直以马、郑所注为真古文,自有其不同于孙星衍、王鸣盛的见地。其《毛诗跋》断小序为卫宏所作,郑玄不能是正。后儒因为尊郑,故并尊序。按,郑玄与卫宏略同时,何至误宏为子夏?范书称卫宏“从谢曼卿受毛诗,遂作《毛诗序》,善得风雅之旨,今行于世”等等。后儒谓范书“善”字当作“义”,即以此字断句,作“《毛诗序义》”,卫宏所作乃是《毛诗序义》。虽然此误不始于陈氏,但他也不免有疏于考证之失。其《春秋跋》,认为:“左氏于经外自成一家之言,离经以读左,左氏实完书。传傅经以读左,左氏几破甑。”按,此说既不盲从刘歆左氏传春秋的观点,也不菲薄左氏,为一家之说。至于杂记诸条,大都属于声音训诂,亦多精核。此书为刘师培所藏,末有师培跋,称刘逢禄所著《诗声衍》,半为陈潮所补苴,其条例廿一,陈氏补其三,并作了跋文。这些均宜补入。又按,师培所藏原题“文抄”,宜改为“经说”,以副其实。有国粹学报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梅花草堂笔谈

    十四卷、二谈 六卷。明张大复(生卒年不详)撰。张大复,字玄长,昆山(今江苏省昆山县)人。其生平事迹不详。曾撰有《昆山人物传》、《昆山名宦传》、《梅花草堂笔谈》、《闻雁斋笔谈》、《梅花草堂集》等书。此书

  • 周易详说

    十九卷。清刘绍攽撰。刘绍攽,三原人。此书大旨以程传为宗,与《本义》有很大不同,与邵子先天之说也不尽相同。有所独见。唯独对汉儒旧训掊击过当,颇近于颠倒错乱。其议论纵横,也是大抵随文生义,所以往往自相矛盾

  • 高子遗书

    十二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明高攀龙(1562-1626)撰。高攀龙,字存之,一字云从,号景逸,无锡人。万历进士,官至左都御史。曾与顾宪成修复东林书院,讲学其中。宪成没后,由他继主讲习,故世称“高、顾”。著

  • 失名古类书残卷

    五卷。无撰者姓名,亦无书的题目。其中某些子目还可以看出。甲卷存二百零二行,子目有谦卑、推让、家诫三部。乙卷存六十二行,其子目有人物、达节两部。丙卷存四十五行,其子目有贞烈部。丁卷存十五行,无子目,但所

  • 医说续编

    十八卷。明周恭(生卒年不详)撰。周恭,字寅之,江苏昆山人,通儒学,好方书。此书为续补宋张杲《医说》而撰,成于明弘治六年(1493)。张杲之书多采自医书之外各种典籍,载辑罕见之证,以广异闻。周恭续补则多

  • 万花楼

    全名《万花楼杨包狄演义》,又名《大宋杨家将文武曲星包公狄青演义》、《大宋杨家将文武曲星包公狄青初传》。清李雨堂撰,李雨堂生卒年不详,亦称西湖散人,其生平已无可考。狄青、包拯及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久已流传

  • 宜昌府志

    十六卷,首一卷,清聂光銮、桂茂修,王柏心、雷春沼纂。聂光銮字陶斋,四川屏山人,进士,官宜昌知府。桂茂,字香圃,满洲正蓝旗人,监生,继任知府。王柏心,字子寿,湖北监利人,进士。雷春沼,字少泉,湖北黄冈人

  • 古书句读释例

    杨树达撰。杨树达生平见“古书疑义举例五种”。本书搜辑误读之例,辨析句读,其《叙论》云:“句读不易,故前人往往误读。今采掇诸书,分条比辑,管窥所得,亦附一二。”初称《古书之句读》,北平文化学社,民国十八

  • 金石文字记

    六卷。明顾炎武撰。顾炎武,详见《求古录》条。书中著录汉以来碑刻三百余种,以时代为序,每条下各缀以跋;无跋者,亦署立石年月及书写人的姓名。在考证中,力求辨正伪误。后门人吴江潘耒又补遗二十余种。碑字间有异

  • 国朝诗萃

    二十一卷。清潘瑛、高岑同辑。潘瑛生卒年事迹均不详。高岑,字岘亭,河南商丘人。生卒年亦不详。官丰城知县。著有《眺秋楼诗》。此集为清诗汇编。清代人选清代诗有不少著作,如沈宗伯《清诗别裁集》,陈维崧《箧衍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