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魏三体石经录

魏三体石经录

一卷(民国十二年石印本)。吴宝炜撰。宝炜字宜常,河南潢川人。有《集拓汉魏石经残字》三编四卷,已著录。此书乃取民国十一年(1922)洛阳新出魏正始石经半段碑及残石的释文影印而成。半段碑两面刻字。正面为《尚书》之《无逸》、《君奭》共三十四行。北面为《春秋》之《僖公》、《文公》经二十二行。残石的正面刻《尚书·多士》十一行,背面刻《春秋》之《文公》经十行。半段碑与光绪中叶黄县丁氏所得《尚书·君奭》残字相合,同为一碑的下半段。所以编中也将其附录于后。吴氏的释文以今隶写定,而不录古、篆二体。吴氏又略考古今经本的异同。如《尚书·多士》篇今本“王曰猷告尔多士,予惟时其迁居西尔,非我一人奉德不康宁”,而石经“王曰猷”一行在“西尔非”一行后,“殷革夏”一行前,与今本迥异,即“朕不敢有后”下多“王曰猷告尔多士”一句。吴氏又据《晋书·赵至传》嵇康在太学写石经的记载,即认为正始立石之时是由嵇康书丹的,一反前人之说。按,嵇康写经是摹录原文,与石季龙载记遣国子博士诣洛阳写石经之意相当。汉魏之时,拓墨之事未兴,据《后汉书》,熹平石经初立,观视和摹写的人每日达千余。正始立石时当亦同此。三字石经出于邯郸淳之手自有根据,不宜轻易改变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移芝室古文

    十三卷。清杨彝珍(1807-?)撰。杨彝珍字湘涵,一字性农。武陵(今湖南省常德县)人,道光三十年(1850年)进士,官兵部主事。彝珍文集若干卷,语高而旨深,词句刻深。因旧刻漫患讹舛,琪光等儿、孙、曾孙

  • 学统

    五十六卷。清熊赐履(1635-1709)撰。熊赐履,字敬修,一字青岳,号素九,一号愚斋,孝感(今属湖北)人。顺治十五年(1658)进士,官至大学士。尊奉程朱理学,主张非《六经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之书

  • 八段锦

    八篇。题“醒世居士编辑”,“樵叟参订”,编撰者真实姓名不详。该书为白话短篇小说集,不分卷回,以段标目,共收小说八篇。第一段《惩贪色》,第二段《戒惧内》,第三段《赌妻子》,第四段《对不如》,第五段《儆容

  • 西学书目表

    三卷,附一卷,附读西学书法。梁启超撰。梁启超(1873-1929),字卓如,号任公,别署饮冰室主人,广东新会人。自幼聪悟,勤奋好学,十一岁中秀才,十六岁中举人。后从学康有为,共同发起维新变法运动,成为

  • 浙西水利备考

    四卷。清王凤生撰。王凤生,字竹屿,安徽人。父友亮,始侨寓江宁。凤生少治举子业,屡试不第。嘉庆十年(1805),援例以通判试用浙江。嘉庆二十五年(1820),补嘉兴府通判。凤生在浙江日久,屡著知县事,所

  • 周易剩义

    ①二卷。清童能灵撰。童能灵字龙俦,号寒泉,连江人。雍正中贡生。其论易专主河图,以明象数之学。虽然曼衍纵横,旁推曲阐,也都有一说可通,但他说“得作易之本旨”则未必然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入存目。② 四卷。清

  • 春秋说

    二卷。清郑杲(详见《论书序大传》)撰。杲治学推本于郑玄,对《春秋》三传无所偏护,认为《左传》记事,《公羊传》说文,《穀梁传》明义,因此先对三传列表,观其横纵,然后进行论说,兼综三传,阐发三传同异大旨。

  • 授经图

    二十卷。明朱睦撰。朱睦(约1516-1585),字灌夫,号西亭,又号东陂居士,祖籍安徽凤阳,后迁居河南开封。因宋人《崇文总目》中《授经图》早已亡佚,故补宋人章如愚《山堂考索》所载旧图,后黄虞稷(162

  • 杨宫保中外勤劳录

    一卷。清杨芳(1770-1846)述。杨芳字诚斋,贵州松桃人。少投身行伍充当文书,被杨遇春荐为把总,官至湖南提督。此录所述为杨遇春战绩,从乾隆四十三年(1778年)遇春入伍,记至道光元年(1821年)

  • 忠义集

    七卷。宋赵景良编。赵景良字秉善,南丰(今属江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本书成书前,南丰刘作补史十忠诗一卷,述及宋末李芾、赵卯发、文天祥、陆秀夫、江万里、密佑、李庭芝、陈文龙、张世杰、张珏之事。刘自撰序。后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