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儿童故事>民间故事>中国民间故事>斯姓的故事

斯姓的故事

东汉赤乌元年,百家姓时里还没有斯姓。斯姓是由“史”姓衍化而来,出自周大夫史佚之后。子孙遂以史为姓,原居京兆,并以为郡,其后一支定居鲁国嵫阳,至汉史诰,官仆射。其子史伟不满曹氏渡江南侵,约于兴丰二年(公元196年)自嵫阳徙家于现今东阳六石后里一带,家中有父母、老婆和儿子、媳妇、孙子等八人,史伟在吴国当廷尉。由于廷尉执法如山,刚正不阿,谁该杀谁不该杀,掌握着生杀大权。由于当时吴国律典甚严,被判极刑的较多。史廷尉感到杀人过滥,不利国家的长治久安。于是,他在法律尺度内,尽量从轻发落。史廷尉为人正直,尽忠报国,美誉全国。但在掌握生杀大权之中,难免结下冤仇。明枪易躲,暗箭难防。有一次,一个案子送到史廷尉处终审,史廷尉看了案子后,认为判得过重了,酌情减了刑期。谁知,原告凭着朝中有靠山,为泄私愤,从中大做文章,指控史廷尉徇情枉法,执法犯法,在孙权前告了御状。孙权大怒之下,将史伟判了死刑,下到了大牢里。

消息传回东阳史府,无异于晴天霹雳,家人哭的天昏地暗。廷尉夫人悲痛欲绝,心想老爷为国家江山废寝忘食,忠心耿耿,反而遭到小人的诬陷,皇帝却不分青红皂白,把老爷判为极刑,行将身首异处,这公理何在?在一筹莫展时,史伟的大儿子史从擦了擦脸上的泪水,对娘说:“事到如今,只有一个办法——”

廷尉夫人看见儿子有办法了,顿时眼睛一亮,止住眼泪,急忙问儿子“有何办法”,史从说:“我去给父代刑”。当时吴国的法律,父亲犯法,可以允许儿子顶替代刑的。娘一听此话,哭得更伤心了。说:“你去顶替父罪使不得啊!你和你爹在我心中是一样重要啊!”史从又说:“作为儿子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,我长这么大了,也没有为父母做过一件孝敬之事,我……”娘打断儿子的话说:“儿啊,别说了……”娘一边说一边泪流满面。史从再三央求娘说:“我是长子,尽孝道是儿的本份。你们二老为我们子女不知吃了多少苦,受了多少罪,现在该享享清福啦”。就一扑通地跪在地上,嗑了三个响头,额头上鲜血直流,“娘,你多多保重,儿走了”。昂首挺胸,径直往外走去。

“不是老爷死,就要儿子亡,这一道劫难难道都无法避开吗?真是天杀我也”。廷尉夫人话未说完,就昏迷过去了。

这时小儿子史敦急勿勿拦住史从说“哥,赶快把娘叫醒过来,然后再商量此事,好吗?”兄弟俩赶快把娘抬进床上,待娘苏醒过来之后,史敦情真意切地说:“娘,你也离不开爹,这家老少都要靠你们支撑,对吗”娘,点了点头。史敦又给哥说:“你已有老婆儿子了,你去顶替父刑,他们该谁来养活呢?”这一席话,说的哥瞠目结舌,无话可说。此时史敦又给娘说:“娘别哭了,我去代刑了,家里还由哥在你们膝下,你就当只生一个儿子吧”。这时娘已哭得泣不成声了。史敦又给哥说:“哥,家中的事就全拜托你了。”娘听了两个儿子一席话,哽咽得说不出话来了,一手拉着大儿子,一手拉着小儿子,看看这个,又看看那个,只见嘴角一阵抽动,又昏厥过去了。

这时兄弟俩赶快把娘安顿好,就去牢房见爹去了。一来到牢房见到爹,兄弟俩双双跪下。史从说:“爹,你回去吧,我来替你代刑了。”这时史敦对哥的举动弄得莫明其妙,家里都说的好好的,到这里就变卦了。史敦说:“爹,家里已经商量好了,娘在家里等你了,你和哥回去吧,这里由我来替父代刑了。”爹看到眼前这种情景,久久不说话。过一会,突然将两个儿子推开,厉声骂道:“你们两个不孝子孙,还不给我快快滚回去!”“爹……?”兄弟俩被爹一声吼,四只眼睛怔怔地盯住爹,一时发不出话来了,心想,爹是否坐牢坐的神智不清了。这时爹威严地说:“我先问问你们兄弟俩,你们对爹孝顺不孝顺?”兄弟俩异口同声说:“孝顺啊!”爹又说:“你们听不听爹的话!”兄弟俩齐声说:“听啊!”“好”廷尉稍作停顿,一板一眼地说:“你们兄弟俩年纪这么轻,坐牢杀头轮不到你们啊,你们回去好好孝敬娘就行啦!”

哥俩看到爹铁定了心,不让兄弟俩代刑,就采取了攻心战术。史从说;“爹,你是家中的顶梁柱啊,娘离不开你,家中老少都离不你。”史敦看见爹脸上表情有了明显变化,就乘机地说:“爹,你的心真狠啊,难道你就丢下爷爷、奶奶、娘就不管了,丢下家中的男女老少不管了。”廷尉看见兄弟俩孝敬之情,再也忍耐不住了,抱住俩个儿子老泪纵横,放声悲恸。爹儿仨抱成一团,哭一阵争一阵,争一阵又哭一阵,搅得天昏地暗。在旁的狱警看见此景此情,无不为之感动。

这时,史敦心想,老是这样下去不行啊!他把哥拉到一边说:“哥,我们回家去再商量决定吧!”大哥不知是计,就闷着头回家了。哥离开后,史敦就马上返回牢房,一面把爹从牢房换了出来,一面又泣血上书孙权。待哥知道后,生米已做成熟饭了,哥悔恨不已。

史敦命不该死。事有凑巧,刚好遇上孙权的娘做寿,满朝文武官员前来祝寿。吴国太一点人数,唯缺廷尉。吴国太对廷尉此人知根知底,并询问此事一番,感到事有蹊跷。

吴国太马上召唤廷尉,当面询问。廷尉慷慨陈词,据理力争地说:“酷刑治国,不利社稷稳定安宁。至于量刑,依据律典,确有从轻处置。但是非亲非故,谈何徇情枉法……”这一番话,说得国太心明眼亮。孙权回家后,吴国太马上提起此事。孙权也感到事出有因,亲自审阅此案卷,一经查终于弄清了真相。孙权感叹地说:“人心难测呀!偏听则暗,兼听则明,我在廷尉案上犯错了,那就成了千古罪人了。”孙权又是三国时期出了名的“孝子”,闻知廷尉两个儿子争着为爹代刑,又看见史敦泣血书文,感动不已,禁不住拍案叫绝:“斯孝子也!”

孙权不仅下令敕免史伟,还表彰其为“孝义之门”,称赞史敦“斯孝子也”。由于当时被敕免死罪的人都要改换姓氏,孙权为表彰史敦其孝可嘉,并赐姓为“斯”,史敦受皇封后,遂改姓为“斯”。而其家乡也就有了“斯孝乡”的美称。